有事可以加微直接问!!
当前位置:首页>>解签>>土地公灵签

对李虚中的想法

2023-08-25 2958 土地公灵签

隋朝开国公萧吉对隋之前各类资料中关于五行方面的内容收集整理编著成《五行大义》,书中关于命理的内容不多,侧重于五行方面的学术问题,萧吉的《五行大义》虽不是为命理所作,可他的无心插柳无疑推动了后来禄命术向系统化、简洁化方向发展。

在萧吉编《五行大义》之前,禄命术中已有五行,不确定这里五行所起的作用,可能类似神煞。当前主流认为《李虚中命书》是较早期的命理著作,唐朝时没有此书,北宋时才问世流传,据考证书中内容文笔既有唐代的特征又有宋代的特征,可以认为此书是北宋命理研究者收集唐朝的命理资料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心得所作,并借李虚中之名,具体和李虚中是否真的有关系不可考证。
 

韩愈为李虚中作墓志铭中有:“年少长, 喜学,学无所不通,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相,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其说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星官历翁,莫能与其校得失。这段文字北宋时期的人也是看得到的,或许正是因为这段文字让北宋的命理研究者认为其所用方法始于李虚中才借的李虚中的名字。

通过这段文字可知李虚中最擅长的是五行,且文中对神煞只字未提,给人一种错觉李虚中时运用五行来论命已经完备,
最深于五行书”“其说汪洋奥美”可以猜测李虚中应该是当时的书房命理研究者,用五行理论提出了完备的论命理论, 参错重出”可见韩愈对李虚中的理论论命持怀疑态度; 百不失一二”“初若可取,卒然失之”两句有矛盾,李虚中用其理论论命很准而学者用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原因极有可能是李虚中实际论命时用当时的禄命术与自己的理论结合使用。

相生胜衰死王相”可知李虚中的论命理论应用的是五行生克、衰旺,当时的学者用其法“卒然失之”,因而其方法在当时并不能引起禄命术的革命。 星命术是唐朝时期的主流论命方式,其以人出生时的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来论命,给李虚中(761-813)写墓志铭的韩愈以及晚唐的杜牧(803-852?)在谈到自己的命运时用的都是星命术。

据考《玉照定真经》初代版本成于唐末、宋初时期,书中五行生克所占篇幅亦不大,以干支的特殊组合为主,这与之前吕才(606-665)的《叙禄命》中所驳的神煞、刑合论命是一脉相承的,神煞、刑合也是干支的特殊组合,后来《兰台妙选》的纳音组合论命可以看做干支为整体组合的论命方式;以年为基点也不是李虚中的发明,吕才《叙禄命》中“ 今桉长历其年岁在丁未,以此推之”“今检长历,庄公生当乙亥之岁”,可见唐初以神煞、刑合论命也是要先看年的。

综合来看,李虚中之前之后的禄命术是一种正常的历史传承与发展,韩愈所写的墓志铭和北宋命理研究者的托名把他送上了“神坛”,当了八字论命的祖师爷,与其说它是纳音组合论命的开拓者,不如说他的理论被韩愈浓缩成墓志铭中的那几个字给后来的命理研究者以很大的灵感和精神寄托。

事物发展的过程通常是理论先行、实践完善而后引起变革,今天的科学技术便是如此,理论上取得突破后还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应用,应用经过大范围推广后才引起社会变革进步,古代命理的发展也逃不出这样的规律,应合理看待一个人的历史作用,有名气的必定是因宣传需求,没上书的不见得不是祖师爷。

南虚子微信

八字测算、命运分析,占卦问事、风水择日,卦不走空润金随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白云易学能量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iezun.com/tudigonglingqian/13383.html

博客简介易学能量网
自幼喜爱周易数术,师从民间易学高手学习六爻八字,93年曾在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学习。九十年代一直醉心于各种数术的学习实践,先后研究过六爻、八字、姓名学、测字、梅花易术、玄空风水、奇门、紫微斗数等。研究易学诸家术数三十余载!

标签